Read Something:《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 林美香/著

《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 
林美香/著

收到簡介時,就大概知道《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會是一本略為艱深的書,沒想到實際閱讀起來,還真的頗硬派,從農曆年前斷斷續續一路到今天才終於讀完—只是讀完,還不敢說消化完,因為枝微末節的資訊與知識實在太多了!

所以,如果喜歡幽默風趣、宛如懶人包一般輕鬆好笑又好玩的歷史小故事,良心建議,這本書一點都不適合你,快放下它!

但是,如果跟書館管理員一樣,喜歡考據各種千奇百怪又冷僻、課本上沒交、老師不知道的歷史知識,恨不得每本書都厚的像磚頭,放在包裏可以殺人,拿出包可以殺時間,那麼,還不快來書館!這本書非常適合你!


以管理員個人而言,本書有趣之處,在於作者林美香為純歷史學術背景出身—她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由於熱愛歐洲史,考取教育部公費,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因此,《身體的身體》與目前市面上由服飾史學者或社會學學者已出版的各類服飾史略有不同,沒有鉅細靡遺地服飾描述、或社會心理分析,更多在探討歐洲十三至十七世紀期間,人、社會、以及國族的「身體政治」。

這邊所說的「身體政治」有點類似朱利安.羅賓遜(Julian Robinson)於1997年出版的《The Quest for Human Beauty》(臺灣商務印書館於1999年曾出版過中文版《美學地圖:美感與創意的驚奇之旅》,可惜已絕版)中試圖闡述的概念:

「有些文化認定,人的身體一定要有其傳統文明的印記和加以美化過的符號—如紋身、紋面、刻疤等,否則就不好看;天然未加修飾的身體與畜牲無二。」

只不過《美學地圖》的主旨更傾向於論證人類對美的追求源自性的本能,所以討論的不僅止於服飾,而是更大範圍的「身體裝飾」或「身體改造」;《身體的身體》則立基於法國哲學家與符號學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理論:

「服飾作為『溝通的模式』(a form of communication),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語言、一種文法,他稱為『服飾符碼』(the clothes code)……但要研究服飾的語言,巴特認為必須仰賴人類言說的語言,因為服飾本身原無身命也無意義,它們的意義來自人們對服飾的言說與敘述……」

更進一步探討當時社會對「服飾」這個物件的想法、以及如何以「服飾」為媒介區分社會階級、國族文化、表述心理狀態。

內文部份為作者曾發表過的論文重新集結、編輯而成,包含結論,大致劃分為六個章節,由於十三至十六世紀的歐洲歷史與文化跟宗教關係緊密(也或許與作者本身的宗教信仰有關?)她以《舊約聖經》的〈創世紀〉切入,從人類的第一件衣服開始,引述了大量的經文內容以論證人類如何利用「服飾」識別群體、身份、以及階級,其中,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一段,或許是作者對《十日談》葛麗絲達故事的解讀:

「葛麗絲達的故事中,她曾面對三次身份的轉換,而這三次都以服裝的改換揭開身份的轉換……不過,薄伽丘另加了一段評論,也與服裝有關。他說,這世上找不到另一個像葛麗絲達一樣的女人,蒙受如此才殘酷的冤屈而不垂淚,如果侯爵娶的若是其他女子,只穿內衫就被逐出家門,『她會找到另一個愛慕她的男人,為自己贏得一件精美的新袍子。』

這整個故事的結構與劇情,都呼應著這個時代人們普遍擁有的思維:『服裝創造了人』也就是說,服裝能夠賦予人身份、角色、歸屬,甚至是行為舉止和言談方式……」

接著,作者導入人文學者伊拉斯摩斯周遊列國的故事,由於旅途中體驗了修士服帶來的各種不便,伊拉斯摩斯開始思考服飾的意義、以及人與服飾的關係,書名《身體的身體》來自荷蘭人文學者伊斯拉摩斯的理論,根據作者的描述:

「他認為衣服是『身體的身體』,身體是『魂的衣服』,魂則承受靈的光照。因此,我們可以在他所界定的靈、魂、體三環世界之外,再加上第四環—『衣』,進而形成『靈』—『魂』—『體』—『衣』四重對應與聯繫。這四環由內往外、由高至低、由不可見至可見之物。這正是伊拉斯摩斯的穿衣之道與其整體『人論』(philosophy of man)的聯繫。」

進而延伸至下一章節,從十六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宗教改革,不同教派對於「信仰儀式」的解讀爭議開始,回到羅蘭.巴特對服飾語言的思考—聖經是否最初就賦予了儀式與服飾意義?亦或是信徒自主解讀?儀式與服飾跟信仰力之間的關係?

頭兩章節若對天主教與基督教信仰稍有了解,或許會略感無趣,但簡單來說,概念有點類似小說《達文西密碼》對符號學和聖經的解讀,只是內文主旨不在尋找密碼,而是對定義的辯論。

後兩章節,焦點則從宗教轉移至國族與文化,作者先以伊莉莎白女王的侍女穿錯衣服惹怒女王的故事做為導讀,探討當時的權貴階級如何以服飾作為識別與控制的工具,甚至頒布禁奢令試圖阻止個階級越矩(概念有點類似周禮,有趣的是,從作者列出的圖表來看,禁奢令越多的年代,服飾卻越誇張,好比文藝復興時代、十七與十八世紀,關於階級與服飾的延伸閱讀,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Read Something:《斷頭台上的時尚女王:瑪麗.安東尼 — 一場時尚與政治的血腥角力》Read Something:《London Society Fashion 1905–1925 The Wardrobe of Heather Firbank》by Cassie Daviies-Strodder, Jenny Lister, Lou Taylor美學與理性: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女性服飾的風尚與功能性演變時尚的對話:關於街頭次文化時尚的沸騰

接著,作者引述英國行腳醫生柏得(Andrew Boorde)的著作《知識入門第一卷(The Fyrst Bok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第一章〈英格蘭〉為開端:

我是個英格蘭人,裸身站在此處,
腦中盤旋著,什麼樣的衣服我該穿;
有時我想穿這件,有時我又想穿那件,
所以現在我不知道該穿哪件?
所有的新款式我都喜歡,
不管有錢沒錢,我統統想換。

該書以一位裸體的英格蘭男性搭配一首六行詩,諷刺當時英格蘭人對外來文化的盲從與跟風,作者則用以探討當國族與本土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入侵與挑戰時,國家與社會的反應與態度,以及服飾與國族認同之間的關係,好比書中引述劇作家班.瓊森的《英格蘭先生》:

當你看到這位先生,你就會認為,
他整個身體都應該說著法文,不是嗎?
滿載著法國的圍巾、帽子、羽翎,
還有鞋子、領帶、襪帶走來,
……
他,從未旅行〔到法國〕,卻如此的法國,
一群法國人跟他在一起,反倒像荷蘭人。

當然,古代歐洲文青與中國秀才差不多,不守禮教、罔顧倫理、不愛用國貨者,壞壞。

不過,值得思考與探究的,或許是當外來文化進駐的第一瞬間,各國權貴階級(或說主流文化?)共通反應幾乎都是「保護本土文化」,好比書中提及,透過法律規定,一定階級以上者才能穿著舶來品,但隨著時間流逝與文化交融、又或者愛美的天性檔不住,最終似乎總是趨向妥協、成就融合之後的新文化與歷史?

◆ 由於系統問題,線上書館暫時關閉,
若希望購買《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歡迎透過書館粉專與我們聯繫 ◆

◆ 延伸閱讀 ◆

《The Victorian Tailor: Techniques and Patterns》 
《Art Nouveau Fashion》

 《FASHION IN DETAIL》全系列。
《時尚百年風華》

留言

+POP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