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還是黴體?
回到台灣一個多禮拜,剛好趕上金曲獎典禮.其實我從來沒有關注任何典禮紅毯,但因為前幾天朋友分享的這篇評論 "金曲獎/史上最慘不忍睹星光大道 女神變路人" 讓我左思右想,決定先砍掉原本要發的倫敦男裝周報導,藉著這個例子,討論一下台灣媒體的變質.
本來星光大道這種場合,大家期待藝人爭奇鬥艷是意料中的事,媒體娛樂版或影劇版隔天也必定是對眾家女星穿著的評論,甚至會邀請某"時尚大師","知名造型師"等等提供所謂"專業意見".對於穿著好不好看,是否合宜,本來觀眾就會各有所好,品味不同對喜好的造型也會有落差,因此對於這些媒體或是大師們所寫的評論,通常也就是隨意瀏覽,"時尚"或"不時尚"僅用當晚一個造型去判斷,未免太過狹隘.
其中在紅毯評論領域裡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部落格個人意見.我不反對用搏君一笑的心態去做評論,只要不是刻意的人身攻擊或謾罵.言論與文字風格本身便是樹立形象的方式,尤其藏在電腦螢幕或是報章雜誌之後,許多人發表的意見更趨大膽與不負責任,似乎越尖酸苛薄就代表自己的評論越有主見越專業.而當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公眾媒體,用記者的身分與媒體公器作發表,融入許多不客觀的意見,甚至未經查證的事實,用自以為幽默的口吻諷刺批判,讓人不禁感嘆:"台灣媒體的水準已到了新低了嗎?"
首先,從查證事實開始談起.寫娛樂新聞與寫時尚新聞是兩回事,我能理解記者對於品牌不甚了解而以服裝外型形容整體造型.然而看了當天多篇女星紅毯穿著的報導,我才知道原來蔡依林在紅毯上穿的BALMAIN 2013春夏新裝是香港品牌(到底是何時被香港集團買下?),而價格也已被哄抬到120萬台幣?對,這些都是小細節,大家也許也不是真的這麼想知道她到底穿了甚麼.但我們姑且不談評論角度客觀與否,但求提供給讀者的資訊正確,已是對新聞內容最低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向經紀公司詢問女星穿著品牌與細節資訊實在也不是多麼困難或麻煩的事.
再來,拿首段連結裡這位記者的評論做例子,露奶與露腿,有沒有深V,是他評斷一位女星當晚是否為女神的標準.也許星光大道本來就是相對膚淺的場合,讓演藝圈俊男美女雲集一處互相比行頭比外表.但僅以裸露作標準,如此狹隘的觀點與低俗的用字已把這些女明星物化,好似這些女星的價值對他而言只是一具具肉體與性徵.或者,是否可以說這樣的評論與觀點,在某種程度上用文字意淫了這些女星?
公眾人物一言一行本來便被大眾用放大鏡檢視著,這是成名的代價.而在演藝圈更為現實,就跟時尚圈一樣,多數人對於這些領域的工作者很少抱著認真看待的心態.好似他們的努力也不過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是不值得拿出來嚴肅討論的工作.而越是當紅的藝人,被媒體集體暴力以對的情況也就越嚴重.女神標籤是被媒體所貼上,似乎媒體剝去它也是理所當然並且不用負任何責任.以蔡依林來說,每次的亮相或是專輯造型都會成為討論焦點,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欣賞她的當然就是無條件支持,討厭她的,就算她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仍然會受盡這些人的白眼.今天她改變再多造型再突破,媒體依舊緊咬不放,受媒體之邀的"時尚大師"們依舊當她箭靶,千錯萬錯就只因為她是蔡依林.試問,這是某種有宗教寓意的原罪嗎?
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在台灣的媒體環境下,因為這些老鼠屎而對媒體的文字無法完全信任.好的文章論述,文以載道,除了資訊的傳達,具批判的觀點,能給讀者獨立思考的空間,即使內容討論的是一般大眾認為膚淺的娛樂或是時尚新聞.文字本身的感染力,本是無形卻強大.我不確定上述記者,是小看這感染力,因而漫不經心隨意亂寫,亦或是深知這感染力看似無形實則能像黴菌般擴散在空氣,進而深植廣大讀者的內心(即使你也許不認同其觀點,卻多少也影響了你對其文章裡所討論人物的印象).就像流言蜚語,大家說說好像無害,但經由媒體報導,多多少少加了那麼一點可信度.而上述類型的記者,卻讓新聞的本質與價值完全敗壞.多想問他們,是否明白,當你搖著筆桿在文章放上你的名字時,你便需要對自己所寫下的每個字負責?
拿著媒體的名義,仗著評斷公眾人物的優勢與權力,實則消費並剝削他們的價值.無意義的文字與充滿物化嘲笑的內容,這樣扭曲價值觀的文章真能引起共鳴?終究只是從第一線敗壞的黴體,更遑論要談有格局的內容或是深度的觀點了.
其中在紅毯評論領域裡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部落格個人意見.我不反對用搏君一笑的心態去做評論,只要不是刻意的人身攻擊或謾罵.言論與文字風格本身便是樹立形象的方式,尤其藏在電腦螢幕或是報章雜誌之後,許多人發表的意見更趨大膽與不負責任,似乎越尖酸苛薄就代表自己的評論越有主見越專業.而當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公眾媒體,用記者的身分與媒體公器作發表,融入許多不客觀的意見,甚至未經查證的事實,用自以為幽默的口吻諷刺批判,讓人不禁感嘆:"台灣媒體的水準已到了新低了嗎?"
首先,從查證事實開始談起.寫娛樂新聞與寫時尚新聞是兩回事,我能理解記者對於品牌不甚了解而以服裝外型形容整體造型.然而看了當天多篇女星紅毯穿著的報導,我才知道原來蔡依林在紅毯上穿的BALMAIN 2013春夏新裝是香港品牌(到底是何時被香港集團買下?),而價格也已被哄抬到120萬台幣?對,這些都是小細節,大家也許也不是真的這麼想知道她到底穿了甚麼.但我們姑且不談評論角度客觀與否,但求提供給讀者的資訊正確,已是對新聞內容最低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向經紀公司詢問女星穿著品牌與細節資訊實在也不是多麼困難或麻煩的事.
再來,拿首段連結裡這位記者的評論做例子,露奶與露腿,有沒有深V,是他評斷一位女星當晚是否為女神的標準.也許星光大道本來就是相對膚淺的場合,讓演藝圈俊男美女雲集一處互相比行頭比外表.但僅以裸露作標準,如此狹隘的觀點與低俗的用字已把這些女明星物化,好似這些女星的價值對他而言只是一具具肉體與性徵.或者,是否可以說這樣的評論與觀點,在某種程度上用文字意淫了這些女星?
公眾人物一言一行本來便被大眾用放大鏡檢視著,這是成名的代價.而在演藝圈更為現實,就跟時尚圈一樣,多數人對於這些領域的工作者很少抱著認真看待的心態.好似他們的努力也不過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是不值得拿出來嚴肅討論的工作.而越是當紅的藝人,被媒體集體暴力以對的情況也就越嚴重.女神標籤是被媒體所貼上,似乎媒體剝去它也是理所當然並且不用負任何責任.以蔡依林來說,每次的亮相或是專輯造型都會成為討論焦點,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欣賞她的當然就是無條件支持,討厭她的,就算她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仍然會受盡這些人的白眼.今天她改變再多造型再突破,媒體依舊緊咬不放,受媒體之邀的"時尚大師"們依舊當她箭靶,千錯萬錯就只因為她是蔡依林.試問,這是某種有宗教寓意的原罪嗎?
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在台灣的媒體環境下,因為這些老鼠屎而對媒體的文字無法完全信任.好的文章論述,文以載道,除了資訊的傳達,具批判的觀點,能給讀者獨立思考的空間,即使內容討論的是一般大眾認為膚淺的娛樂或是時尚新聞.文字本身的感染力,本是無形卻強大.我不確定上述記者,是小看這感染力,因而漫不經心隨意亂寫,亦或是深知這感染力看似無形實則能像黴菌般擴散在空氣,進而深植廣大讀者的內心(即使你也許不認同其觀點,卻多少也影響了你對其文章裡所討論人物的印象).就像流言蜚語,大家說說好像無害,但經由媒體報導,多多少少加了那麼一點可信度.而上述類型的記者,卻讓新聞的本質與價值完全敗壞.多想問他們,是否明白,當你搖著筆桿在文章放上你的名字時,你便需要對自己所寫下的每個字負責?
拿著媒體的名義,仗著評斷公眾人物的優勢與權力,實則消費並剝削他們的價值.無意義的文字與充滿物化嘲笑的內容,這樣扭曲價值觀的文章真能引起共鳴?終究只是從第一線敗壞的黴體,更遑論要談有格局的內容或是深度的觀點了.
無意中發現這裡,看了幾篇覺得實在是當頭棒喝!(本身目前是實踐服設系升大二)
回覆刪除自從進實踐之後深感自己的不足,
在努力汲取知識的同時也對許多價值觀的事情產生質疑或者混亂,
幸好有一點是,到目前為止的一切即使痛苦挫折但我還蠻甘之如飴的哈哈
(而且老實說不念這個系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系我有興趣了:P)
雖然對畢業後的出路還只有模糊的影子,但我確定自己應該不會離時尚相關產業太遠
(是說好像應該先想能不能順利畢業才對XDDDD)
啊扯遠了......總之我覺得格主在評析台灣時尚設計圈的種種現象確實一針見血,
也回答了不少我曾有的疑惑。
雖然很多現況其實身為相關科系學生多少都知道,
但身處在學校這個舒適圈裡,
總會覺得距離社會還遙遠,多多少少拒絕面對現實或者畫地自限了吧。
所以我想留言感謝格主,感謝你願意寫文章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介紹或者評論這些人事物,
並且不斷不斷地提醒像我這樣還正在學習的人們,
是時候該正視問題了。
除了評論之外個人也非常喜歡訪談類的文章,
已經把這裡加進書籤了,以後會時不時來看看的:D
看到你的留言,我感動的都要哭了(雖然這一篇不是我寫的)
回覆刪除開設這個部落格的初衷,就是有感於台灣設計學校與產業脫節,與國際更是脫節
雖然我們經驗遠遠不及許多前輩豐富
但依然希望能把我們自己手上的資源分享出去
非常感謝你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下去
也歡迎你和我們分享或討論任何對設計的想法~:D
(聽在校生的想法也滿有趣的!
畢竟我們都離開台灣的學校好一陣子
很想知道現役設計學生對教育環境的想法)
我的留言有讓格主們感受到鼓舞真是太好了,
刪除作為讀者也只有藉由這個管道給予一點小小的回饋而已:)
在服裝產業的花花世界裡,我不過是初探大觀園眼花撩亂的劉姥姥呀(這比喻好怪哈哈哈
尤其在這步調快速加上知識爆炸的時代,
忙著做作業的的同時又要隨時吸收最新的資訊實在有點力不從心,
老是關在學校裡悶頭做事常常一不小心就跟外界脫軌了(話說快一年沒看新聞跟報紙......)
而且台灣不是時尚出口國,有太多資訊來源會因為語言問題就接收不良,
這是我自己目前碰到的問題,可能也是其他跟我一樣的學生們遇到的問題吧。
是說學校現在有一門叫產業導論的課我覺得還不錯,
每個禮拜請一位在服裝產業不同區塊有工作經驗的學長姐回來分享工作經驗,
從布料開發、品牌代理採購、行銷企劃、品牌公關、雜誌編輯、品牌旗下的設計師、自創品牌設計師到SALES都有,(不只這些只是有的忘記了:P)
算是簡單的介紹了整個產業的上游到下游,
並且擊碎了部分覺得畢業就是要自創品牌當設計師的同學們的幻想(?
然後還有一些暑期工作營和實習機會,
雖然沒實際參與狀況如何不清楚,
但是感覺學校有努力試著讓學生和市場接軌,
應該是值得開心的事。
至於整個教育環境的話,因為也才剛開始接觸還不敢妄斷什麼
一切都還在觀望中,等以後如果有心得再說吧
順便在此祈禱自己不要開學後一忙就神隱(咦
謝謝你的分享~:)
刪除有現役的學生在看其實對我們而言很重要
因為我們有不少內容就是為學生和新銳設計師而寫
目的如同前面提到的,台灣的資訊真的太少
跟不上國際步調
學校的課程固然很重要
但課程畢竟是課程
前輩的經驗分享很寶貴
但仍僅止於課堂
而且我自己的經驗發現,
不少學校的教育方針較傾向培育學生成為設計師或自創品牌
忽略整個產業其實需要很多不同的螺絲才能運轉
不少同學出來之後才發現自己除了設計
一切又要從頭學起
所以我個人會更建議你多嘗試一些實習或相關產業的打工
可以賺錢又能學到更多在學校根本不會教的東西
也能幫助自己提早確認是否真的想從事服裝產業的工作
還有想做哪方面的工作
(說句有點殘忍的話~
我自己大學時代的同學,
真正成立設計師品牌還沒餓肚子的,一隻手數得完
還留在服裝產業當設計師的,兩隻手應該夠......)
畢竟叫服裝設計系,想要培養設計師也是無可厚非
刪除只是產業裡比起設計師,不同方面的人才需求更大,機會更多吧
就像你說的,最後能當上設計師的不過那麼一點點點
個人是對於當服裝設計師這件事半死心了
越看越多越覺得我設計不出具有原創性的東西
反而是對自己的手工還比較有自信
我也有小小的評估了一下
覺得目前產品製造開發或是傳媒這塊我比較有興趣
(不過話好像也不能說的太早(?
實習的話有認識的阿姨在成衣公司當樣品師
打算安排明年暑假去那邊實習
但是是不支薪的(學校的實習也都是不支薪
就當累積經驗吧:P
學校的實習其實有分哦!
刪除有些會支付車馬費
不過,其實也不用一定要從學校找實習機會
可以找服裝產業的打工機會
或鎖定自己感興趣的公司,主動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收實習生(或工讀生)
若需要推薦,則可請老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