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的深度
這篇文章貼出來之後,我大概要有被雜誌編輯公幹的心理準備~:P
(不過,根據親朋好友的說法
我寫東西不表一下別人好像就不好看了,
所以我只好繼續往尖酸刻薄憤世忌俗的賤人道路走去....)
今天去完ZOZOTOWN在Barcode的秀之後
晃去久違的誠品
順手撈了裝苑,個人意見的新書,盜墓筆記之藏海花,有著Alice的素人報,還有兩本準備給媽媽的透南風
翻完素人報
像我在facebook上說的
這是一本有夢想的青年誌(雖然無論是專訪對象或雜誌團隊都不是青年人,只是他們有著青年心)
但很明顯的內容雜亂無章,訪談過淺
(雖然採訪檳榔阿伯真的很Rock&Roll, 他們實在應該給阿伯更多版面)
你大概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
但就像話很多又彆扭的青少年
講了老半天才大概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
但是有夢想就好
只要錢夠燒,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青少年總有一天會變青老年
只要有記住夢想,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和檳榔阿伯一樣Rock&Roll
反倒是透南風
以台灣本土和傳統產業為主
雜誌薄薄一本,內容單元也不多
但是其中的用心和文章的深度,真的很令人激賞
同樣是小雜誌
印刷稱不上好
(兩本雜誌的圖片都有解析度的問題....)
內容還可以挑出一點錯字
(但透南風的編輯群很顯人國文造詣比一整本都在討論文青,
卻注音文滿天飛,句法不連貫到了極點的素人報高出很多層樓)
但它的訴求明確,內容實在
所以前面這些小缺點都可以被原諒與遺忘
其實不只是透南風
台灣真的很多人在為這塊土地努力
從最顯著的食品(我們真的是一群對食物有偏執狂的民族)
到工業設計(22 Design的(偽)毛玻璃杯墊是我最近最想買的東西!)
到建築(台南的謝宅等)
唯獨就是時尚工業
宛如被MIT排擠的一環
無論是設計師或市場,都慘不忍睹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當各領域的設計師紛紛開始尋覓台灣傳統產業與文化結合之際
台灣的服裝工廠和設計師彷彿置身事外
聽說過設計師用傳統文化作為靈感來源
但服裝設計師與布料或配件廠商合作案例卻少之又少
而消費者與媒體更是完全的置身事外
請問你身邊有哪一位朋友,從頭到腳穿著MIT的服飾嗎?
請問你有翻閱過一本時尚雜誌,每月都會刊登至少一篇台灣設計師品牌的新聞嗎?
沒有,對吧?
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很喜歡裝苑和日本版VOGUE
因為他們一個偏可愛的前衛藝術,一個則是國際雜誌日文版
但兩者都非常重視日本文化與設計師
每一期絕對有一定的份量在介紹日本設計師
(裝苑就不用說了,他們算是日本文化女子學院的雜誌,畢業季甚至還會製作就職專刊
告訴你現在市場需求與行情)
特別是VOGUE
他們不知道製作過多少次日本次文化主題(Anna dello Russo甚至親自下海Cosplay)
但是我今天站在誠品,很努力地翻閱每一本雜誌的中文版和台灣自己出版的時尚雜誌
我看到的台灣設計師新聞是零
更別提標榜設計師雜誌的PPAPER FASHION和O'Ology了
(前者是一本完全沒重點的時尚雜誌
後者是一本訴乎有很多理論想說,但扯到最後不知道在扯甚麼的理論雜誌
雖然後者目前進步到不再整本都是網路截圖
不過根據他們在版權頁的說明,他們只是借用這些圖做宣傳,不侵權哦~)
所以或許我們的時尚產業根本在一個惡性循環裡?
設計師想做自己的品牌卻苦無發展空間
(沒錢,不知道怎麼找廠商贊助,就算做出來也壓不下成本,努力宣傳卻沒有媒體願意報導)
時尚媒體想要做很大卻因為市場很小最後淪為翻譯海外新聞的翻譯機
消費者不願意買設計師品牌因為認定衣服很貴買不起,而且設計師品牌都好奇怪又不流行,雜誌報導的名牌因為是進口更買不起,所以乾脆買盜版
(最主要的是,有甚麼設計師要去哪裡買都不知道買個屁!)
所以設計師繼續沒錢,也請不起工廠或更多員工 (失業率就是從這裡來的)
雜誌反正國內沒啥好報所以只好繼續報國外
消費者反正也不知道設計師在哪,還是買不起名牌,所以繼續買盜版.....
但設計師品牌真的有那麼貴嗎????
我倒覺得還好
撇開真的走高級訂製服路線的設計師
台灣也不是沒有平價的品牌
像是襪子品牌quiero socks
一雙襪子大概200元
其實你去百貨公司或夜市的襪子店
可愛一點的其實也是這個價位吧?
再看看衣服
'0146的T-shirt大約600~700元,長洋裝大約1200元
Bisou Bisou一類的Select Shop, 台灣設計師的部分,單品也差不多2000~5000元上下
這個價位和你去百貨公司買衣服,其實根本沒差多少吧? (進口服飾品牌搞不好還更貴)
少買兩件399的盜版貨,買一件台灣設計師認真設計的T-shirt
少報一條名媛八卦,多報一篇台灣設計師的新裝
有那麼難嗎?
換個方向想想
大家現在都在追求吃在地化的食物
買在地化的商品
買一件台灣設計師的衣服,關注台灣設計師服裝品牌
到底是有多難?????
至少,我自己覺得.....當你走在倫敦街頭(或隨便哪一個城市街頭)
被路人稱讚: "你的衣服好好看!" 時
你可以抬頭挺胸的說: "This is a designer brand from Taiwan!"
(至少我的相機套和平板電腦包真的有被稱讚好多次,而且我當初還找很久,幾乎翻遍所有拍賣只為了Made in Taiwan)
(不過,根據親朋好友的說法
我寫東西不表一下別人好像就不好看了,
所以我只好繼續往尖酸刻薄憤世忌俗的賤人道路走去....)
今天去完ZOZOTOWN在Barcode的秀之後
晃去久違的誠品
順手撈了裝苑,個人意見的新書,盜墓筆記之藏海花,有著Alice的素人報,還有兩本準備給媽媽的透南風
翻完素人報
像我在facebook上說的
這是一本有夢想的青年誌(雖然無論是專訪對象或雜誌團隊都不是青年人,只是他們有著青年心)
但很明顯的內容雜亂無章,訪談過淺
(雖然採訪檳榔阿伯真的很Rock&Roll, 他們實在應該給阿伯更多版面)
你大概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
但就像話很多又彆扭的青少年
講了老半天才大概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
但是有夢想就好
只要錢夠燒,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青少年總有一天會變青老年
只要有記住夢想,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和檳榔阿伯一樣Rock&Roll
反倒是透南風
以台灣本土和傳統產業為主
雜誌薄薄一本,內容單元也不多
但是其中的用心和文章的深度,真的很令人激賞
同樣是小雜誌
印刷稱不上好
(兩本雜誌的圖片都有解析度的問題....)
內容還可以挑出一點錯字
(但透南風的編輯群很顯人國文造詣比一整本都在討論文青,
卻注音文滿天飛,句法不連貫到了極點的素人報高出很多層樓)
但它的訴求明確,內容實在
所以前面這些小缺點都可以被原諒與遺忘
其實不只是透南風
台灣真的很多人在為這塊土地努力
從最顯著的食品(我們真的是一群對食物有偏執狂的民族)
到工業設計(22 Design的(偽)毛玻璃杯墊是我最近最想買的東西!)
到建築(台南的謝宅等)
唯獨就是時尚工業
宛如被MIT排擠的一環
無論是設計師或市場,都慘不忍睹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當各領域的設計師紛紛開始尋覓台灣傳統產業與文化結合之際
台灣的服裝工廠和設計師彷彿置身事外
聽說過設計師用傳統文化作為靈感來源
但服裝設計師與布料或配件廠商合作案例卻少之又少
而消費者與媒體更是完全的置身事外
請問你身邊有哪一位朋友,從頭到腳穿著MIT的服飾嗎?
請問你有翻閱過一本時尚雜誌,每月都會刊登至少一篇台灣設計師品牌的新聞嗎?
沒有,對吧?
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很喜歡裝苑和日本版VOGUE
因為他們一個偏可愛的前衛藝術,一個則是國際雜誌日文版
但兩者都非常重視日本文化與設計師
每一期絕對有一定的份量在介紹日本設計師
(裝苑就不用說了,他們算是日本文化女子學院的雜誌,畢業季甚至還會製作就職專刊
告訴你現在市場需求與行情)
特別是VOGUE
他們不知道製作過多少次日本次文化主題(Anna dello Russo甚至親自下海Cosplay)
但是我今天站在誠品,很努力地翻閱每一本雜誌的中文版和台灣自己出版的時尚雜誌
我看到的台灣設計師新聞是零
更別提標榜設計師雜誌的PPAPER FASHION和O'Ology了
(前者是一本完全沒重點的時尚雜誌
後者是一本訴乎有很多理論想說,但扯到最後不知道在扯甚麼的理論雜誌
雖然後者目前進步到不再整本都是網路截圖
不過根據他們在版權頁的說明,他們只是借用這些圖做宣傳,不侵權哦~)
所以或許我們的時尚產業根本在一個惡性循環裡?
設計師想做自己的品牌卻苦無發展空間
(沒錢,不知道怎麼找廠商贊助,就算做出來也壓不下成本,努力宣傳卻沒有媒體願意報導)
時尚媒體想要做很大卻因為市場很小最後淪為翻譯海外新聞的翻譯機
消費者不願意買設計師品牌因為認定衣服很貴買不起,而且設計師品牌都好奇怪又不流行,雜誌報導的名牌因為是進口更買不起,所以乾脆買盜版
(最主要的是,有甚麼設計師要去哪裡買都不知道買個屁!)
所以設計師繼續沒錢,也請不起工廠或更多員工 (失業率就是從這裡來的)
雜誌反正國內沒啥好報所以只好繼續報國外
消費者反正也不知道設計師在哪,還是買不起名牌,所以繼續買盜版.....
但設計師品牌真的有那麼貴嗎????
我倒覺得還好
撇開真的走高級訂製服路線的設計師
台灣也不是沒有平價的品牌
像是襪子品牌quiero socks
一雙襪子大概200元
其實你去百貨公司或夜市的襪子店
可愛一點的其實也是這個價位吧?
再看看衣服
'0146的T-shirt大約600~700元,長洋裝大約1200元
Bisou Bisou一類的Select Shop, 台灣設計師的部分,單品也差不多2000~5000元上下
這個價位和你去百貨公司買衣服,其實根本沒差多少吧? (進口服飾品牌搞不好還更貴)
少買兩件399的盜版貨,買一件台灣設計師認真設計的T-shirt
少報一條名媛八卦,多報一篇台灣設計師的新裝
有那麼難嗎?
換個方向想想
大家現在都在追求吃在地化的食物
買在地化的商品
買一件台灣設計師的衣服,關注台灣設計師服裝品牌
到底是有多難?????
至少,我自己覺得.....當你走在倫敦街頭(或隨便哪一個城市街頭)
被路人稱讚: "你的衣服好好看!" 時
你可以抬頭挺胸的說: "This is a designer brand from Taiwan!"
(至少我的相機套和平板電腦包真的有被稱讚好多次,而且我當初還找很久,幾乎翻遍所有拍賣只為了Made in Taiwan)
說的很好,給妳鼓鼓掌!!!
回覆刪除妳是個令人尊敬的部落客.很多台灣部落客一蜂窩地報國外設計師的作品好似對方有給他/她什麼好處似的卻吝色報導優秀台灣設計師(例如去年獲look.com首獎的c.c kao),上次居然還有一個部落客說他覺的台灣服裝設計師的作品都是抄來的.看到這我不禁一陣火大..台灣時尚媒體真是吃屎長大的.
Shi Jen
謝謝你的支持~:)
回覆刪除不過,我相信還是有很多熱血台灣青年正在努力做他們認為對的事!
像是你和其他幾位正在歐洲闖蕩的設計師們~真的超勇敢!在台灣創業就不易了,更何況是在別人的國度!
最近逛書店也看到好幾本熱血青年跳脫大集團出版的獨立雜誌(雖然以旅行,生活,美食為主,時尚的目前還沒看到)
所以我相信我們還是有未來的!!(畢竟我是這麼的愛歹灣!!)
P.S. CC Kao的作品,我這次參加LFW時,有看到英國觀察日記穿AW12的洋裝~真的超美~可惜當時沒機會認識這位設計師~
但沒意外的話,那套洋裝應該會上11月號的名牌誌~(沒意外的話~)